当前所在位置: 首页 > 知味生活课

剃掉班味更有年味_有一种年味在新安:蒸扁垛炸松肉插凉粉割礼肉,十大碗不能少

2025-01-22 本站作者 【 字体:

今天给各位分享剃掉班味更有年味_有一种年味在新安:蒸扁垛炸松肉 插凉粉割礼肉,十大碗不能少,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,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,别忘了关注本站哦,现在开始吧!

剃掉班味更有年味_有一种年味在新安:蒸扁垛炸松肉 插凉粉割礼肉,十大碗不能少

有一种年味在新安:蒸扁垛炸松肉 插凉粉割礼肉,十大碗不能少

### 浓浓年味,暖暖乡情

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,走进河南新安,品味舌尖上的“年味”,体验记忆深处的传统习俗,留住那份最暖心的乡愁。在新安古县,传统的年味依然充满活力,历久弥新。

家乡的年味正浓,那些传统的过年习俗你还记得吗?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三:祭灶王

这一天,家家户户会在厨房贴上灶王爷画像,晚上烙祭灶饼,买来芝麻糖,为灶王爷摆放供品,祈求他“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”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四:扫房子

室内外、房前屋后彻底打扫,衣物和用具洗刷一新。无论有钱没钱,都要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,寓意把一切“穷运”和“晦气”统统扫出门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五:磨豆腐

如今很少有人自家磨豆腐了,但勤劳的新安人仍会精选黄豆原料,泡好后用石磨磨出豆腐,再烧锅熬制,最后用石膏或卤水点豆腐。这是对古老传统工艺的虔诚致敬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六:杀猪割肉

小时候,只有春节才能吃到肉,所以天天盼着过年。杀年猪时只能吃猪头和猪蹄,而割下的猪肉要作为礼肉送给亲戚,尤其是舅家和娘家。这块肉据说要串“百家门”,最后落到谁家,过了正月十五才能吃掉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七:赶大集

这天是置办年货的日子,也有“砍柏枝”的习俗,折些柏枝带回家插在门头上,象征吉祥。如今新安人的生态意识逐年提升,已没有人再砍柏枝了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八:发面换沙

准备蒸初一到初五的主食馒头食材,旧俗初一到初五不能动火蒸馒头;同时更换供奉祖先香炉里的砂子,以示恭敬。

#### 农历腊月二十九:蒸馒头

新安农村美食巧手云集,蒸出的花馍形态各异,如猪头馍、小蒸馍、娄馍等,寓意蒸蒸日上。好馒头还要点上红点,以示鸿运当头。

#### 农历年三十:除夕

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,熬夜“守岁”。还有“贴花门”的习俗,家家户户贴对联、窗花,增添喜庆气氛。

#### 新年第一天:大年初一

晚辈要给长辈端凉粉汤,作揖拜年。新安人与众不同的年俗是初一这天要吃四顿饭。此外,还有炸红薯丸子、松肉、扁垛等特色美食,令人回味无穷。

#### 理发与压岁钱

理发寓意理顺一切,来年大发。腊月理发有讲究,“二十七,细梳洗,二十八,推头发”。正月则不剪发,等到农历二月二“龙抬头”才可理。

小时候,年味藏在长辈给的压岁钱里、鞭炮烟花里、新衣裳里。虽然压岁钱只有几毛钱,但高兴得连走路都带着小跳儿。鞭炮烟花更是孩子们的最爱,什么窜天猴、闪光雷都要玩个遍。新衣服也是临睡前反复看摸,放在枕头边才能安心入睡。

大年初一第二顿饭,香味从厨房里飘出来,煮好的肉、蒸好的馒头、炸好的果子层层堆放,做好的扣肉、鸡鱼一盘盘盛起来……多年后,过年成了记忆中味觉的盛宴,视觉的大餐。

有滋有味,才是新安年味。无论习俗和传统如何变迁,在新安,浓浓的年味仿佛已经扎下了根。妈妈的手艺又从那间石头小窑飘得很远,就像乡音,一句:“狗蛋儿,铁蛋儿你们还不快点回来吃饭!”

洛阳新安民俗过大年大家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?欢迎各位留言评论哦!

(图文来源:文明新安,部分图片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)

有关于剃掉班味更有年味_有一种年味在新安:蒸扁垛炸松肉 插凉粉割礼肉,十大碗不能少的消息小编给大家整理好了,希望大家都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了解事件,后续有更多的消息,小编也会在第一时间更新,记得关注本站哦!

阅读全文